加拿大特鲁多的 2022 年气候计划——增加碳税
加拿大特鲁多的 2022 年气候计划——增加碳税
对加拿大 2022 年气候变化的预测是加拿大人的碳税更高,而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方面进展甚微,而这正是碳税应该做的。
总理贾斯汀·特鲁多 (Justin Trudeau) 将于 2022 年 4 月 1 日将每吨排放的碳税提高 10 美元至 50 美元——比今年每吨 40 美元的征税增加 25%——到 2030 年将升至每吨 170 美元。
完全实施后,特鲁多的碳税将使每升汽油的成本增加 38 美分。
联邦政府现在每年从碳税中获得数十亿美元的新收入。
与其声称的收入中性相反,议会预算官员 Yves Giroux 去年报告说情况并非如此,因为在碳税之上征收的联邦商品及服务税的收入不会退还给纳税人。
由于特鲁多的碳税仅适用于安大略省、阿尔伯塔省、萨斯喀彻温省和曼尼托巴省,因此联邦碳税退税以抵消加拿大人面临的生活成本增加。
虽然渥太华声称这些省份 80% 的家庭最终因退税而在财务上有所改善,但联邦官员在 2019 年告诉加通社,当间接价格上涨加上直接成本(如汽油和天然气价格上涨)时,这一比例下降至 70%。家庭供暖价格。
Giroux 去年报告说,尽管由于退税,大多数征收碳税的家庭最终在财务上得到了改善,但这种情况正在被侵蚀,“一旦考虑到省和联邦对碳定价的销售税。”
Giroux 报告中的图表显示,安大略省 40% 的家庭现在支付的碳税比他们收到的退税多,而不是 20%。
加拿大最高法院去年 3 月以 6 比 3 的决定支持特鲁多对安大略省、阿尔伯塔省、萨斯喀彻温省和曼尼托巴省征收碳税的合宪性,因为这些省份未能制定联邦政府可接受的碳定价制度。
其他省份有自己的碳定价计划,渥太华已批准这些计划与联邦碳税一致,尽管全国各地的情况有所不同。
例如,BC 省的碳税不再像 2008 年省政府推出时那样与收入保持中立。
2022 年 12 月,特鲁多将引入第二项碳税,称为清洁燃料标准,迄今为止,该税不包括用于抵消加拿大人因此而支付的商品和服务成本的回扣。
联邦环境部表示,清洁燃料标准将加剧加拿大的能源贫困。
特鲁多表示,自 2015 年上任以来,他的政府已将纳税人的 1000 亿美元资金用于清洁能源和应对气候变化。
但它尚未制定计划,表明它将如何根据特鲁多同意的联合国巴黎气候协议实现其气候目标,到 2030 年将加拿大的排放量降低到比 2005 年的水平低 40% 到 45%,到 2050 年达到净零。
政府表示将发布其计划,以在 2022 年 3 月底前实现 2030 年的目标。
到目前为止,从 2015 年到 2019 年,即有联邦数据可用的最后一年,加拿大每年的排放量增加了 700 万吨,即 1%,在特鲁多政府的领导下。
当特鲁多在 2015 年击败斯蒂芬哈珀保守党时,加拿大的年排放量为 7.23 亿吨。2019 年,标志着特鲁多第一个四年任期的结束,达到了 7.3 亿吨。
从 2015 年到 2019 年,我们的排放量增加了 700 万吨,特鲁多必须在 2020 年到 2030 年间每年至少减少 2.866 亿吨,才能达到他当年 4.43 亿吨的最低排放目标。
到 2030 年将加拿大的排放量减少 2.866 亿吨,相当于在 2019 年消除加拿大石油和天然气部门的所有排放量——1.914 亿吨——加上 2019 年运输部门 1.858 亿吨排放量的 51.2%。
我们知道,当特鲁多政府在 2022 年 4 月报告加拿大 2020 年的排放量时,它们将比 2019 年大幅下降。
但其原因将是由 COVID-19 大流行引起的全球经济衰退,该大流行减少了全球对化石燃料能源的需求。
根据 全球碳项目在《科学美国人》上的一份报告,与 2019 年相比,2020 年的全球排放量下降了约 5.4% 。
“但我们的新报告表明,到 2021 年底,全球化石碳排放量将达到 364 亿公吨 CO2(二氧化碳),比 2020 年增长约 4.9%。
“这种反弹不仅抵消了我们在 2020 年报告的与 COVID-19 相关的 5.4% 的下降,而且几乎使我们回到了 2019 年的水平,当时世界排放了 367 亿吨二氧化碳,”这是有记录以来的最高水平。
联合国表示,为了避免灾难性变暖,全球排放量必须在 2020 年至 2030 年之间平均每年减少 7.6%——这意味着每年的全球排放量下降幅度必须大于 2020 年 COVID-19 造成的 5.4% 的下降幅度.
怀恩投资移民顺利帮助客户实现出国移民、子女轻松入读名校、安家创业于异域的梦想。帮您移民加拿大,一站式服务,让您全家无后顾之忧。
推荐:移民加拿大有多舒服
(责任编辑:kasion)

咨询热线:400-013-1899
- 上一篇:加拿大决定所有入境旅客必须提前检测
- 下一篇:加拿大阿尔伯塔省为新移民提供职业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