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陌生到眷恋:我在澳洲的移民生活启示录
我移民到澳洲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初踏上这片土地,那种新鲜感和陌生感交织在一起。这里和我原来生活的地方有着太多不同,生活节奏明显慢了下来,街道上常常显得空旷安静,和过去人潮涌动、车水马龙的场景形成了鲜明对比,一开始真的很不适应。但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我也渐渐开始探索和感受这里独特的移民生活。
在澳大利亚30岁人生才刚刚开始
在澳大利亚不用有“中年危机”,因为在那边很多人都是到了30岁人生才刚刚开始,他们习惯高中毕业后间歇一两年,大学毕业后没准又是一两年,永远都是不慌不忙不着急,根本没有燃烧青春的概念。
就更不存在什么年龄段就得干什么的的观念,所以很多澳洲人可能在30岁的时候还都没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然而到了35岁,经历经验心态能力才开始趋于成熟和稳定,才能够开始生小孩,总之人生的上半场才刚刚开始。
大家每天不着急不上火,警校毕业60岁的大爷,通过考核照样能成为民警,大家基本没什么年龄的概念,只要有一定的技能在身,满头白发了一样可以找到工作,只要还活着就一切皆有可能。
关于工作?
澳洲几乎没有加班的现象。
澳洲企业极具“有偿意识”,要是他们要求员工加班,则都会支付相应的薪酬。
所以,澳洲的劳动力并不廉价。
当地人几乎拒绝加班,
他们“惜时如金”地去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他们会把时间拿去陪伴家人、消遣、休息或出国旅游。
为了更高效,他们甚至会绞尽脑汁地去想如何创新、如何把更多的工作交付给机器,
从而解放自己的双手,以便更好地去享受生活。
关于排外和歧视
可能大家时不时会看到一些帖子,关于种族歧视和排外的问题 。就个人感觉而言,其实大多数澳洲人还是友好的。澳洲本来就是一个移民国家,所以对于种族歧视是非常敏感的,如果确认有种族歧视的行为,会被广泛谴责,所以本地白人对这一点也是很敏感。
目前到现在,倒是没有碰到任何排外的人,大家还是挺友好的。其实从一个文化融入另一个文化,本来就是一件需要日积月累的事情,比如你要学习了解当地的饮食,学习了解他们平时交流的文化背景,比如食物,比如朋友之间开玩笑的梗,比如澳洲人热爱的运动种类(板球,澳式足球等),人的相处都是相互的,如果对方觉得你尊重他们的文化并且认同且愿意融入,也不会以恶意来回馈你。
澳洲物价
物价方面,以悉尼为例,果蔬、生鲜等食品相对来讲还是偏贵。
蔬菜价格每公斤7.99澳币算正常,不过,一般情况下,每公斤不会超过10澳币,有一些低价菜0.99-2.99每公斤也能买到。
像我这样的移民,在国内的收入虽然很高,但是,刚刚登陆澳大利亚的时候,由于生意没有起步,没有新增的收入来源,看到这个物价,还是发扬了一段时间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的精神,略有节制。
后面生意上了轨道,生活安定一些,有收入来源,很快就适应了这些价格,就不觉得贵了。
出行方式
我在悉尼生活多年,发现这里的公共交通体系确实设计得很人性化。日常通勤时,我常用的Opal卡(本地交通卡)能轻松覆盖火车、轮渡、公交巴士和轻轨四种出行方式。这张蓝色小卡片没有押金和年费,在便利店、车站自助机或官网都能随时充值,金额完全根据自己的使用频率决定——我通常每次充50澳元能用上一两周。
作为深度依赖公共交通的市民,我早已习惯用手机上的Opal Travel应用实时查询余额,绑定账户后还能设置自动充值。上周去邦迪海滩的行程就特别典型:先从家附近的轻轨站刷卡出发,转乘公交到海滩,下午回来时顺路在便利店买了晚餐食材,整个行程只扣了早高峰时段的单程费用,这种高效又经济的出行方式确实体现了城市交通规划的温度。
如今,当我站在阳台上,望着远处那片被夕阳染红的天空,心中涌起的是对这片土地的深深眷恋。澳洲,这个曾经陌生的国度,如今已成为我生活的港湾。我在这里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节奏,结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也学会了欣赏这里的每一份宁静与自由。移民的生活,虽然充满了挑战和不确定性,但它也赋予了我重新定义自己的机会。我感激这段旅程,它让我更加坚韧,也让我更加珍惜每一个平凡而美好的日子。澳洲,已经不再是我旅途的终点,而是我新生活的起点。
(责任编辑:kenny)

咨询热线:400-013-1899
- 上一篇:澳洲的工作福利有哪些?
- 下一篇:澳洲186雇主担保移民的利弊有哪些?